博宝艺术家 > 艺术家 > 穆修个人官网
销售作品
欣赏作品
浏览
12367
分享
611
粉丝
2849
+关注
更多
—  微信扫码 参与互动  —

穆修

穆修(979~1032),宋代散文家。字伯长。郓州(今属山东)人,后居蔡州。曾师事陈搏,传其《易》学,又长于《春秋》之学。大中祥符二年(1009),登进士第,为泰州司理参军。早年心壮气锐,不能与俗相俯仰,以致毁官丧禄。后遇赦,为颍州文学参军。世称穆参军。穆修推崇韩愈、柳宗元。曾亲自校正、刻印韩愈和柳宗元文集。他提倡韩柳古文,首先推崇古道。他说:夫学乎古者,所以为道。又说:道者,仁义之谓也。(《答乔书》)不过,他虽卫道,却不似韩愈那样辟佛,例如他写《蔡州开元寺佛塔记》、《亳州法相禅院钟记》,虽以儒者自居,却承认佛氏亦善导于人者,认为儒讲礼义已难引人为善,而佛说祸福却能劝人为善。他同僧人也有往来,有诗《送灵师归吴》写道:灵师殊可尚,颇不类浮屠。托迹虽依佛,留心独喜儒。穆修的文章存者不多,但颇有深度。如《亳州魏武帝帐庙记》称赞曹操伐谋制胜,料敌应变的才能,很有见识。其文风受韩愈影响较深,如《送李秀才归泉南序》、《祭第二子文》,笔法、姿态都与韩文相近。穆修也长于吟咏,曾有诗歌流传禁中,颇有晚唐风格,其中《烛》1首,且接近西,与其文章风格不类。所著《河南穆公集》3卷,有《四部丛刊》影宋钞本。

返回顶部